|
|
|
|
|
時間:2015/9/28 10:15:50 |
作者:majialing |
閱讀 2034 次 |
|
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、拜月之俗!抖Y記》中載有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這里的“夕月”就是拜月的意思。兩漢時已具雛形,唐時,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,并定為中秋節。歐陽詹(公元785——約827年)于《長安玩月詩序》云:“八月于秋。季始孟終;十五于夜,又月云中;谔斓,則寒暑均,取于月數,則蟾魂圓,故曰中秋。
農歷八月十五日,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,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也稱仲秋節、團圓節、八月節等,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,也流行于朝鮮、日本和越南等鄰國。因為秋季的七、八、九三個月(指農歷),八月居中,而八月的三十天中,又是十五居中,所以稱之為中秋節。又因此夜浩月當空,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,故又稱團圓節。
出門在外人游子們,你們回家了嗎?我也是一個出門在外的人,今年我沒能回去,心卻只能在不停地怯動著!馬嶺是我的第二家,這里同樣有著和我母親一樣的留守老人,也同樣有著家鄉那樣的留守兒童,看著他們的眼神,今天我把對家鄉思念留給這里!
經過一天的歡慶后,老人們笑了,小孩們也玩疲了,我的心在一翻電話的長途下也寧了!
|